第一課:歷史(一)公元前第三和第二千年代的中東

中東有很多沙漠和曠野地區,不適農作也不適人居。自然而然,最古代的文化中心就是在 幼發拉底 和 底格里斯 兩河流域,以及尼羅河流域。然而,因為西風所代來的雨水,所以在地中海的東岸及其海島很早就有許多大城市,甚至出現能統治旁邊地區的國。在安那托利亞(現在的土耳其)的地理環境也適合農業和貿易的發展。下面我們要從兩河流域開始談起,然後談安那托利亞和敘利亞,最後再談埃及。因為之後會有一章談論有談到從公元前1500年到1000年左右的埃及歷史,所以在這裡只會談公元前1500年前的歷史。

一、 兩河流域

在公元前第三千年之初,在兩河流域下游的平原已有非閃族的蘇美人。他們並不是住這領域最早的民族,乃是繼承已相當發達的文化,只是更早的居住者是誰,目前未明。蘇美人於公元前3000年前已經發明了楔形文字。原來每個字代表一個圖畫,但後來用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說明這音節的聲音。不過,因為有同音字,所以一個字除了表示聲音外,同時也常能表示意思。也有「部首」可用來說明所指的是神或是人,等等。

蘇美地的雨量不多,農業和整個社會的存在靠人工灌溉,使蘇美人的社會很早就需要組織。當地沒有五金,使蘇美人需要與他人來往。他們在建築術方面很發達。希伯來文「殿」,hekal就是蘇美話E-Gal(大房 = 宮殿)。吾珥、拉撒(Larsa)、以立度(Eridu),和吾魯克(Uruk;創10:10:「以力」)為其重要城市。他們早期的高峰在公元前2300年前的幾百年。雖然這時的統治者是蘇美人,但兩河流域的閃族人愈來愈多,蘇美國最後被他們滅了。閃族人沙盧金(也作「撒珥根一世」,2330-2274年左右)在亞甲(Akkad,創10:10)建立帝國。此國存在一百多年。然後有一段動盪不安的時間,直到蘇美人吾珥納目(2064-2046年左右)立吾珥三國,是蘇美文化最後開花的時間。又過了一百年,蘇美人的國家和民族就滅亡了。然而,兩河流域在後來的一千多年中視蘇美話為聖語和古典語,其文學作品不斷地被抄寫及應用(甚至,結8:14所提到的搭模斯本來是蘇美人的神明)。

公元前1500年之前的年代非常不確定,我們知道巴比倫每個王在位的時間有多少年,但國家何時建立、何時滅亡到目前為止仍無法確定(von Soden 1994, 42-45, 50-53),故以下所提的年代是選擇一個可能的時間,把年代從這時間推算。如此,巴比倫古代國從1950-1530年左右有十個王,其中最有名的,也是統治最大地區的為漢摩拉比王(1729-1686年)。漢摩拉比的法典1901年在蘇薩被發現,有接近三百段,可說反映當時極為複雜的社會。法典上把社會分三層人,即貴族、百姓,和奴僕(見Pritchard 1969, 164起)。

與漢摩拉比同時代,並且被漢摩拉比所打敗的瑪理是幼發拉底河西邊強勢的城邦。考古學者曾挖掘瑪理王宮也包括其書庫,發現該城的列王(特別是雅頓林[Yahdun-Lim, 1745年之前]、山嘻阿大德[Shamshi-Adad I],及新力林[Zimri-Lim, 1716-1695年所收發的信。從這些信可以了解當時國際的關係,也會看到許多與宮廷生活有關的事,甚至有些信也包括談論王的預言。

公元前2000年之前,何利人開始從東方進入兩河流域的北部,從公年的中葉到公元前1200這間,在兩河流域只有巴比倫從未被他們征服。何利人也佔兩河流域以北彌坦尼國(Mitanni)大多數的人口(von Soden 1994, 24-25)。彌坦尼自1530-1360年左右控制敘利亞,影響巴勒斯坦的北部,有時還支持迦南各城邦的領袖參與背叛埃及的活動。由於西台國這時愈發強盛(見下面),所以公元前1400年左右,彌坦尼和埃及立約(Ahlström 1993, 233-234, 238)。在亞述以東的努斯找到何利人公元前第十五至十四世紀所寫的約兩萬個泥版,其中大多數與貿易有關;也有許多合約,如收納養子的合約等等。

公元前1500年後兩河流域的情況不穩定,沒有強勢的帝國。在第十四世紀的中葉,亞述脫離彌坦尼的統治,也慢慢開始侵犯他國,而亞述王途苦樂提尼怒耳他一世(Tukulti-Ninurta I,1234-1197年)甚至侵犯巴比倫國,毀滅巴比倫城。另外一個能幹的王是提革拉畀利色一世(1116-1077年),但在他以後的亞述就逐漸衰弱,不久後,他們只能保護自己的國家(von Soden 1994, 54)。

兩河流域所有國家都使用蘇美人所發明的楔形文字,而楔形文字所寫的亞甲文(亞述文和巴比倫文的總稱)是中東的國際官話,一直到公元前第八世紀,慢慢才被亞蘭文代替。

二、 中東的北部

1964年義大利的考古學家在敘利亞的西北部一地展開挖掘的工作,於1968年開始找到有趣的古蹟。從那時至1976年一共找到約一萬五千個泥版和泥版的殘篇,顯示所挖掘之地是未曾聽到的古代城以伯拉(Ebla)。這城在公元前2400-2250年左右發達,可能為撒珥根一世(見以上)的孫子納蘭辛(Naram-Sin)所滅。以伯拉這時為北敘利亞貿易中心,是強勢城邦的首都。以伯拉大多數是閃族人,其語言是用楔形文字寫的(Ahlström 1993, 140-142)。

1906年開始挖掘土耳其中部山區的古代城,發現是西台國(赫國)的首都赫杜撒斯(Hattusas)。西台人是印度歐洲的民族,是自公元前2000年流進安那托利亞(現代的土耳其),公元前差不多1800年在赫城立國。他們的文化受巴比倫人和何利人滿深的影響,並且接用楔形文字(其實,他們自1500年左右有時也用象形文字寫的西台文)。

模斯理斯一世(Mursilis I)於公元前1531年佔領巴比倫,但西台國暫時無法保有那麼大的領域,其實西台帝國可說從1450-1180年。這段時期重要的王是:蘇皮盧利吾馬斯一世(Suppiluliuma I, 1370-1323年左右)、模斯理斯二世(1322-1294年左右)、穆挖他利斯(Muwattalis, 1294-1270年左右;他曾打敗埃及王蘭塞二世)、赫杜西理斯三世(Hattusilis III, 1265-1240左右)。  

Aymen Ibrahim認為可以確定模斯理斯二世第十年就是公元前1312年。我不知道這樣的說法能被多少專家接受,不過因能配合前面採用的埃及王的年代,所以在這裡按著Ibrahim的說法,定前後幾位西台王的年代。其實,無論是埃及或西台國,不同的書論及這段時期,有時會相差數十年(Ibrahim 2002)。

赫杜西理斯與蘭塞二世立約,也談妥把女而許配給法老。不過這時對西台國來自安那托利亞的西部、黑海的南岸,以及愈加強盛的亞述的壓力日漸沈重。但最終滅了西台國的不是這些國家,乃是所謂的「海民」(見下面,詳見Macqueen 1986, 22-52)。西台國滅亡後,西台人流入敘利亞,在那裡建立一些小國。

1929年在敘利亞北部的海岸開始挖掘古代都市烏加列(Ugarit)。該城的語言屬於西北部閃族的語系,與希伯來文相近,故有助於確定聖經中少用單字的意思。因為腓尼基人的字母不適合刻在泥版上,所以烏加列人發明了楔形的字母。烏加列的宗教為巴力教,可推測與迦南人所信奉的宗教很接進。挖出的泥版中,有幾塊上面記載著有關巴力神的神話。雖然巴勒斯坦和烏加列的巴力教很可能有所不同,可是專家學者還是認為烏加列的巴力神話讓我們對舊約常提到的巴力神有更多的了解。烏加列泥土板上的詩歌體與希伯來文詩體相似。公元前第十二世紀,烏加列被海民滅了。

海民應似來自愛琴海的(東/西/兩)岸及克裡特島。他們從公元前1200年左右,開始大量地移動,攻擊靠進地中海東岸的各國,包括埃及、巴勒斯坦、腓尼基人所住的海岸等等。西台國這時被滅,烏加列城也被海民焚燒而不復存在了。後來為迦南地海岸的非利士人就是海民中的一個民族所居住。

三、 埃及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



原為兩國的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已經統一,其首都在靠近兩國中間的孟斐斯(聖經:「挪弗」)。這時埃及人已開始使用象形文字。埃及的金字塔是於公元前2700年到2500年建造完成。2900-2200年的時間常被稱為古埃及王國。2200-2050年左右是混亂的時期,沒有真正的中央政府。終於南部底比斯王朝(在埃及的歷史算第十一朝)成功地統一埃及,此時被稱為埃及中時期王國。這時的巴勒斯坦似乎在埃及控制之下。

但後來,國土分裂,來自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來的西北部的閃族人和亞摩利人趁著埃及衰弱的時期攻進埃及北部,被埃及人稱為「許克索斯人」(外來的領袖)的他們在亞華里斯(Avaris,是否為聖經所講的瑣安[賽19:11]?)立國。1650-1540左右他們統治埃及和巴勒斯坦。第十八朝的首位君王是南部來的阿模西士,大舉攻進亞華里斯,追趕敵人至巴勒斯坦,滅了西南部的沙魯險,完全破壞許克索斯人的力量,是埃及新時期王國的開始(賴桑等 1988,121-125)。

四、 巴勒斯坦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

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巴勒斯坦慢慢開始發展城市,這可表示社會已經有組織,不再是單純的農民社會而已。從所挖掘的陶器能確定,在古埃及王國的時代,巴勒斯坦顯然與埃及有交往。

公元前2250年左右,迦南古代都市社會發生嚴重的破壞。自這時起,許多古代城與住所不再有人。遊牧或半遊牧生活在此時似乎相當普偏,而這變化的的原因至今未明。以前學者假設有很多亞摩利人從東方進駐迦南和埃及,使以前的社會受到破壞,但這假說已不被接受。Gösta W. Ahlström認為這時的天氣也許比較熱,雨量也比較少。城民砍下附近的森林,更影響了整個環境。既然這正是亞甲國與以伯拉有衝突而後者滅亡的時間,他又推測國際貿易減少使各城邦有損失的可能(Ahlström 1993, 136-138)。Yohanan Aharoni認為2250-2000年這時間的半游民可能是從北方來的,與前後的民族都不同(Aharoni 1982, 80-89),而Ahlström雖然承認古代社會瓦解這事情以及敘利亞北部的戰爭可能使一些新的民族移動到迦南,但他主張這時代居住和陶器的變化不見得表示民族也換了(Ahlström 1993, 134-157)。

從公元前2000年左右慢慢有人再重建古代的城市,迦南的人口也開始增加。埃及又再次發揮影響力,不過自1750年左右反而是迦南影響埃及,所謂許克索斯人就是自巴勒斯坦地區來的,除了統治埃及以外,也控治迦南(至少南部和沿岸)。第二千年中葉,埃及再次興盛,許克索斯人在巴勒斯坦的城市被毀滅,整個地區也受了影響。從這時候起,埃及對迦南的控制又加強了。

也許我們會問:談迦南地的歷史從亙古至公元前1500年,怎麼都沒有提到亞伯拉罕?原因很簡單:聖經之外的材料都沒有提到亞伯拉罕,也沒有提到以色列人及其族長們。這也不足為奇。他們都不是城邦的領袖,更不是大國的王。似乎過半遊牧生活的他們一直在社會的邊界。以時間而言,如果用聖經上的年代來算,亞伯拉罕正處在中間且人口少的時間。根據另外一個算法,他可能是在人口剛開始增長、都市社會開始慢慢繁榮的時間進迦南。

五、 公元前第二千年代之下半的埃及

我們以上說,南部的阿模西士趕出許克索斯人,建立埃及第十八王朝。這個朝代的頭幾位法老,雖然有時到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爭戰,但可能不太能控制這個地區。第十六世紀的杜得模西士一世率兵到幼發拉底河,與彌坦尼的軍隊交戰,並在那裡立碑銘。他的兒子,杜得模西士二世與迦南地區的一些遊牧民族打仗。這位王駕崩後,其王后代替未成年的王子攝政,未料自稱為王,一生統治埃及,但對迦南似乎沒有興趣。攝政過世後,王子杜得模西士三世終於登寶座,並立即及到迦南的米吉多打敗當地的盟邦,重建米吉多為埃及的堡壘城。從這時候開始直到第十二世紀,迦南多多少少在埃及控制之下,且大部分的時候都嚴格地控制。

在第十四世記的中葉,埃及法老是相當特殊的阿肯亞頓。其實,王的名字原來為亞門諾斐斯四世,但因拜亞頓神而反對亞孟神,所以改變了名字。他把首都移到自稱為阿克特亞頓的城(現代的亞瑪拿)。阿肯亞頓王出兵拆毀亞孟和埃及其他神明的神像,叫百姓專拜以前不太認識的太陽神亞頓。王駕崩後,亞孟神的祭司們毀滅王所造的首都,代替兒童王子杜唐可門攝政。當小法老在17歲過世時,就篡位篡登王位。考古學家1887年在挖掘阿肯亞頓的首都時,找到數百封信件,通常被稱為亞瑪拿信件,其中大多數的信是迦南和敘利亞各城邦的王對法老(即阿肯亞頓和其父親)寫的,但也有彌坦尼王和西台王寫的。杜唐卡門駕崩後,埃及的國勢衰弱後便無法控制敘利亞和巴勒斯坦。

公元前1300年左右,蘭塞(拉美西士)一世建立第十九朝,但只作兩三年的王。他的兒子塞提(Seti)一世(1291-1279)登寶座,使埃及恢復在敘利亞和迦南的影響力並戰勝西台人。塞提的兒子蘭賽二世統治埃及六十多年。1276年與西台王在加低斯爭戰。在這次的戰爭西台王穆挖他利斯出兵四萬人,蘭賽率領四師,兩者都有馬兵。戰爭的結果是埃及失去敘利亞(見Ahlström 1993, 271-273)。在蘭塞二世第21年,埃及與西台國立約,而此約似乎存在直到西台國滅亡。在蘭賽的兒子馬尼他(1212-1202年)的時間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已經開始有海民。馬尼他到迦南與敵人打仗,回家後立碑銘,其中也說已毀滅以色列民,是我們第一次在聖經以外見到以色列這個名字。蘭塞三世與攻擊埃及的海民交戰,成功地防備他們,但其後的埃及愈來愈弱,漸漸失去對迦南地的影響。

六、 巴勒斯坦史公元前1500-900年左右

公元前1500之前,埃及已經脫離許克索斯人的統治,立埃及第十八王朝。剛開始,第十八朝的埃及王只能出兵攻擊敘利和亞巴勒斯坦各城邦,但後來埃及慢慢成了這區的宗主,而迦南及敘利亞各國、各城邦都成了埃及的屬國。然而,不單是埃及想控制這區域,彌坦尼國也有想握有掌控權,甚至敘利亞的北部,有一段時間也具有掌控的能力。1400年左右,西台國興起,控制了敘利亞至加低斯的區域。

這時,迦南許多以前的城邦被滅或無人居住,且山區人口減少,似乎成了是遊牧人之地。埃及不把迦南當作埃及的省分,只留士兵在幾座重要城,如迦薩、米吉多,及伯珊,這樣便能夠控制周圍的屬國王。

在埃及古代城阿克特亞頓,就是現代特勒亞瑪拿,挖掘出所謂的亞瑪拿信件。這些信件大多數是巴勒斯坦許多城邦的王公元前第十四世紀中葉寄給亞門護裴斯三世和阿貞亞頓兩個法老300多封的信(原文:Knudtzon 1915;部分英文翻譯:Pritchard 1969, 1: 262-277)。這時間在巴勒斯坦的一些城邦統治廣大的國土,如統治整個中部山區的示劍王拉巴玉。從信上發現屬國之間常常發生衝突,而屬國王常常懇求埃及來幫助他們。比如,耶路撒冷王和米吉多王都埋怨拉巴玉的侵擾。北部夏瑣王也很強勢。其實,所有的王均曾參與過某種衝突,也常聯盟後而背約。

這一切可能給我們的感覺是法老忽略了那些對埃及效忠的城邦的王,一點都不給予他們幫助,也就是說,埃及這時不能或不要控制迦南。但這大概不對。迦南王彼此的許多衝突不會危及埃及。從信上也發現,他們都聲稱忠貞,連拉巴玉王也是。如果埃及真的不管,像拉巴玉這樣野心大的王應該也不會理會埃及。他會寫信給法老,已可證明,法老仍然控制迦南。另外,在敘利亞的海岸,就是在迦巴勒(Byblos)北方,有亞摩利國(書13:4)。旁邊的加低斯已經是西台國的屬國,而亞摩利王雖然是埃及屬的國王,也與加低斯王聯盟。於是埃及法老好幾次命令他回埃及報告,他長期因害怕西台人的攻擊未前往,但至終還是去了,並且發誓忠貞,雖然回到本國後,繼續實行與兩方為友的政策。可見,雖然離西台人的領域很進,但亞摩利王也不能忽略埃及王的命令(詳見Ahlström 1993, 242-244)。

有意思,這時在巴勒斯坦許多王的名字不是迦南語而是何利語的名字,這似乎表示何利人在迦南許多城邦中是上流社會的城民及統治者(Ahlström 1993, 249-250)。

亞瑪拿信件中常提到阿皮魯/哈皮魯。耶路撒冷王說,基色王米勒基魯和示劍的拉巴玉王已經把埃及王的國土交給阿皮魯(Pritchard 1969, 1: 271)。「阿皮魯」好像指著不屬當地社會的人,可能包括一些遊牧民族,更包括從外處侵犯的民族,但似乎也可以指著外來的傭兵。有時甚至可能只是罵人或閒話,也可說「阿皮魯」的意思就是化外人。其實不只是亞瑪拿信件提到,在古中東各時代的文獻中也有提到阿皮魯。雖然如此,當學者在亞瑪拿信件碰到那麼多阿皮魯時,當然會開始思考:這裡所提到的阿皮魯是否就是聖經所講的希伯來人?

根據聖經的創世記,「希伯來人」是希伯(`eber)的子孫(創10:21, 25-30)。「希伯來人」(單數: `ibri,複數: `ibrim )這個名詞在舊約聖經的用法很有意思。在創世記,除了一次稱亞伯蘭為「希伯來人亞伯蘭」(創14:13)之外,5次在約瑟被賣到埃及的故事中出現,都在創世記39-43章之內。在出埃及記1-10章用過13次,指著在埃及的以色列民,耶和華也被稱為「希伯來人的上帝」。在撒母耳記上,有8次在以色列與非利士人打仗的故事裡面提到。除此之外,一共6次提到「希伯來人作奴僕」(出21:2; 申15:12《2次》; 耶利米書34章《3次》),約拿對外邦的船員說自己是希伯來人(拿1:9)。我們發現,這個名詞主要是稱呼外邦人,特別是埃及人和非利士人用。約拿書有一次用「希伯來人作奴僕」這片語之外,其他出現之處都在以色列未立國或剛立國之時用的。特別從約瑟的故事中,可以推測「希伯來人」可能比「以色列人」含意更寬。若是約瑟說他是從以色列地或雅各家來的,恐怕埃及人沒有聽過,而約瑟說「希伯來人之地」,似乎才是埃及人能夠明白的稱號(創40:15)。

雖然有許多學者認為「阿皮魯」和「希伯來人」沒有關係,但從以上來看,兩個名詞很可能有關係。立國之前的以色列人有很高的可能性包括在埃及人和非利士人所稱為阿皮魯的那一類人之內。有意思,拉巴玉所統治的區域也正是以色列人後來居住的地方。然而,從考古學者的材料中無法確定,亞瑪拿信件所提的阿皮魯是否包括以色列人。

埃及第十八朝的末期對迦南和敘利亞的控制減少,但第十九朝便慢慢的恢復。舊約聖經外第一次提到以色列民,是法老馬尼他(Merneptah)立碑文紀念他於公元前1210年左右在巴勒斯坦戰勝的事蹟,其上提到「以色列民」全然被滅。然而,公元前1200年後,埃及就愈來愈弱。

迦南有些城在第13世紀末,12世紀初被滅,其中一個例子為北部的夏瑣,而後在其基礎上蓋的新城比較簡單也較貧窮。許多學者主張是從埃及來的以色列人攻擊並滅了這些城市,也是他們重建新城(見賴特 1967,71)。另外有學者指出有些城可能是法老馬尼他滅的,有的可能是迦南人自己交戰而毀滅,有的甚至可能是因火災或地震而毀壞。

這時在山區也有許多新的居所。學者通常認為這是以色列人或「後來被稱為以色列人的人」。這些新的居所至少有兩個特點,其中一個是他們土蓋的房子,通常有三房一院,就是一進門就到院子,這裡也可以煮飯。兩邊和裡面都有房間,有點像台灣傳統的房子。這些房子在山區相當多,但因為在別的地方也出現,所以有些學者說,不見得是以色列人特有的。第二個特點是一種大的大口瓶,是這時才有的,也在山上的居所出現很多。然而,與三房一院的房子一樣,別的地方雖然不多,但也有發現。於是,有些學者主張,這也不是以色列人特有的(Rast 1992, 108-110)。
這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以色列人到底是誰?是從哪裡來的?傳統的答案當然根據聖經,是出埃及後四十年在曠野行走的以色列人。幾十年前許多新派學者的答案是,他們是從曠野來的遊牧民族,後來聯盟成以色列(Alt 1968)。目前有許多考古學者和歷史學家認為他們不見得是外來的人(Mendenhall 1962, Gottwalt 1979)。這時整個中東很亂,迦南城邦的貿易很可能受損失。許多百姓因此離開城市,而需以農業為生。根據這個看法,不是新的民族進迦南,乃是當地許多百姓比以前貧窮而需要找新的居所(Ahlström 1993, 334-370)。

也許這種看法反應了以前學者不夠科學的研究。以前有許多學者一找到這時毀滅的城,就馬上確定是約書亞所帥領的以色列人所滅的。有新的居所,當然是剛進來的以色列人。現代學者要表達的是,不見得那麼理所當然,可能會有別的解釋。但這可能也讓他們在不確定的時候,比較容易接受不是進來的以色列人的解釋。嚴格地說,目前的情況是,從考古學者所挖掘的無法證明以色列人是外來的,也無法確定任何城邦是新進的以色列人所滅的。但也不能證明這時居住山區的人不是外來的,也無法證明此時被毀滅的城當中有一些是以色列人所滅的(見Rast 1992, 114-115)。

不但在山區有新的居所,第12世紀在海岸也出現新的民族。雖然聖經沒有提到,但在迦米山之南的海岸住竊克人。他們屬於所謂的海民,而他們在迦南的首都是多珥(Ahlström 1993, 300-306)。另外,在迦薩一帶的海岸居住我們比較熟習的非利士人。既然迦薩本來就是埃及統制迦南的中心,所以可能是埃及人勝過包括非利士人的海民後,把他們安置在那地,負責埃及與迦南的貿易。雖然他們算海民,也好像是從克裡特島來的,但來迦南時不是坐船來的,住迦南時也不作水手。他們分五個城邦,即迦薩、亞實突、亞實基倫、迦特、以革倫,而這五城相互聯盟。非利士人很可能是當統治者的階級,就是說大多數百姓還是迦南人。

在第11世紀,非利士人和住山區的以色列人常常發生衝突。非利士人有比較好的武器,也好像已經駐兵在以前埃及駐軍之處,這樣多多少少控制迦南的中部和南部。終於掃羅統一山上的居民,並立國反抗非利士人。他也打過亞捫人,攔阻他們往西發展。掃羅的王國似乎包括中部的山區(拉巴玉三百年前所統治的地區)和對面約旦東邊的山區。雖然猶大可能不屬掃羅的國,但我們看他能出兵到猶大的曠野追大衛,可見他的國勢在這時相當地穩定(參考Ahlström 1993, 429-454)。掃羅過世後,伯利恆人大衛在南部立國,過了不久也統治掃羅以前的國家,並勝過耶布斯而以耶路撒冷為首都。他又趁著中東沒有強國的時間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立帝國。此國的結果是許多迦南人慢慢變成了以色列人。兒子所羅門駕崩後,國土一分為二,變成以色列和猶大國。

Davies 1992, 63-67,認為掃羅、大衛和所羅門的國都未存在過,乃是第九世紀在撒瑪利亞的暗利王才立以色列國,而猶大國更晚出現。然而,1993年所發現的「但的碑銘」提到「大衛的家」(指著猶大國),而這碑銘好像是公元前第九世紀的後半所寫的,就是在大衛過世後150年左右。另外,掃羅的記載不大可能是杜撰的故事。Ahlström指出,如果聖經的作者們可以不理會掃羅,因為在記述大衛的故事時,他製造了許多的麻煩,所以應該不提。但既然寫了那麼多,表示他的角色真的很重要,無法「忘記」(Ahlström 1993, 432, 452)。其實,如果我們細讀撒母耳記上,我們會發現他比我們第一次讀的時候感覺偉大得多了。

  1. 賴特1967 聖經考古學。夏華和谷照凡譯。台南:東南亞神學協會。
  2. 賴桑、赫伯特,和畢斯1988 舊約綜覽。馬傑偉譯。香港:種籽。
  3. Aharoni, Yohanan1982 The Archaeology of the Land of Israel. Translated by A. F. Rainey. Philadelphia, PN: Westminster.
  4. Ahlström, Gösta W.1993 The History of Ancient Palestine. Minneapolis, MN: Fortress.
  5. Alt, Albrecht1968 Essays on Old Testament History and Religion. Translated by R. A. Wilson. Anchor Books. New York: Doubleday.
  6. Davies, Philip R.1992 In Search of ‘Ancient Israel’.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Supplement Series 148. Sheffield, UK: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Reprint 1995).
  7. Gottwalt, Norman K.1979 The Tribes of Yahweh.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79.
  8. Ibrahim, Aymen2002 “Egyptian Cosmology: An Eclipse-Based Chronology.”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clipse-chasers.com/egypt4.htm (accessed August 27, 2002).
  9. Knudtzon, J. A.1915 Die El-Amarna Tafeln. Leipzig: Hinrich.
  10. Macqueen, J. G.1986 The Hittites and their comtemporaries in Asia Minor. Revised and enlarged ed.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1. Mendenhall, George E.1962 “The Hebrew Conquest of Palestin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25: 66-87.
  12. Pritchard, James B. (ed.)1969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3rd edition with supple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 Rast, Walter E.1992 Through the Ages in Palestinian Archaeology: An Introductory Handbook. Philadelphia, P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4. von Soden, Wolfram1994 The Ancient Ori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Translated by Donald G. Schley.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回首頁    索引頁    寄給朋友